一、發展趨勢
隨著水泵設計制造技術和應用技術的不斷提高,水泵的制造和生產正沿著大型化、大容量化、高揚程化、高速化、系列化、通用化、標準化的方向發展。泵站的自動化控制水平越來越高。
1、大型化、大容量化
在近2009年的幾年,大型水泵技術發展得很快,巨型軸流泵的葉輪直徑已達7m,潛水泵葉輪直徑已達lm。我國生產最大的軸流泵單機容量6000kW、混流泵7000kW、離心泵8000kW;高壓鍋爐給水泵單機容量達60000kW;新型離心潛水泵抽送流量已達1800m3/h,相應揚程llOm,最大出水量達28800m3/h,并有再擴大的趨勢。 在泵站方面,也出現了一批結構新的箱泵一體化大型水泵站,如“卵”型結構泵站,進出水管、池合建泵站等。隨著潛水泵在排水方面的推廣使用,也相應出現了一批空間小、投資省、結構新的大中型水泵站,如鋼制或鋼筋混凝土構筑成的濕井式泵房結構等。
2、高揚程化、高速化
隨著水泵汽蝕、材料強度等問題的不斷改善,水泵的轉速也越來越快。在20世紀80年代,國際水平的多級分段式離心泵轉速為7500r/min,現已增至10000r/min。轉速的提高必然使水泵的揚程提高。
2009年,鍋爐給水泵的單級揚程已打破了1000m的記錄,多級泵的揚程能夠達到2000m以上。要進一步實現高揚程化,勢必要提高泵的轉速。之后,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,泵的轉速有進一步向高速化的方向發展。在水泵行業中,這種高速化的發展趨勢是具有世界性的。
3、系列化、通用化、標準化
產品的系列化、通用化、標準化(簡稱為“三化”)是現代工業生產工藝的必然要求。1975年國際標準化協會制定了額定壓力為720kPa的單級離心泵的主要尺寸及其規格參數(ISO2858-1975E)。此標準泵的性能范圍為:流量為6.3~400m3/h,揚程為25~125m。
2009年,在歐洲凡滿足此規格的水泵均已作為標準泵出售。我國自1958年以來,在統一型號、系列分類、定型尺寸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,水泵的托架、懸架、軸承架等主要零部件均已有了系列標準,產品的“三化”程度在不斷提高。
4、泵站自動化水平逐步提高
近2009年的幾年,泵站自動化裝備越來越完善,自動控制水平也越來越高。現代化的泵站從機組起動、監視運行、停機到多級抽水泵站系統的調節、優化調度等均
可實現自動控制,計算機技術及網絡系統在泵站自動控制的應用中日趨廣泛,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。
隨著原子能和燃化工業等科學技術的發展,將進一步要求發展具有高速、耐高溫高壓、高效率以及大容量等方面的各種特殊水泵產品;同時也要求不斷提高現有常規產品的質量和水平。
要想實現這一目標,必須在基礎理論、計算技術、模型試驗、測量手段以及材料選擇、加工工藝等一系列環節上進行革新。在泵站設計與運行管理方面,應積極采取措施,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水泵的效率,提高泵站的自動化控制水平。
二、配套水泵正確選型
不銹鋼增壓泵是反滲透純水設備的配套產品。不銹鋼增壓泵也叫多級離心泵,它的特性是揚程高,流量小,使用范圍廣。常用為立式結構,進出水口位于泵座同一水平線上,可直接用于管路當中。過流部分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,可適用于輕度腐蝕性介質。軸封部分采用硬質合金及氟橡膠的機械密封,可提高增壓泵運行時的可靠性及輸送介質的溫度。
水泵在運行過程中產生高能耗的原因
1.水泵和管道不相匹配,“大馬拉小車現象”嚴重,水泵處于“大流量、低效率、高功耗”的不利工況運行;
2.對復雜系統,水泵并聯或串聯運行配臵不合理,增加水送能耗;
3.管路因設計、施工或運行原因導致局部阻力偏高的不正常現象,增加了水送能耗;
4.回路漏滲、水流旁通,增加無效流量,增加水泵能耗;
5.系統回路阻力嚴重不平衡,增加主機能耗和水泵能耗;
6.水泵質量偏差,效率偏低,增加能耗。
本文轉載整理:智能箱泵一體化、地埋式箱泵一體化、一體化預制泵站、裝配式不銹鋼水箱生產商 www.tanghongwei.com 鹽城燁達供水設備有限公司。
|